躲避球萬歲
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
躲避球技巧
1.
拿球方法與傳球動作
(1)手指的運用與傳球:手放耳旁稍後,用中間三指平送,擲擊時,由大拇指、小指控制左、右攻或直攻。
(2)傳球與接球:球要傳對方的耳旁,便於立即攻擊或傳球。
(3)速度:正面接球後,順勢往後拉,馬上將球送出去,爭取時間就可剋敵致勝。如果一分鐘來回傳球達30次以上,對方就很難躲了
。
閱讀更多 »
輕鬆一下(笑話)
早上,六樓的老張看到了五樓的鄰居老李,做為球迷
閱讀更多 »
躲避球的規則
躲避球,又稱為鬥球,是一種由兩隊參與的
球類運動
。
場地分成內外場,內場為20公尺長,10公尺寬之長方形,兩長邊中點畫一條為中線,用以區隔兩隊球員。
每隊外場位於對方內場後半段外圍寬度3公尺之「凹」形區域內,內場有一面,外場有三面,可自由分配在外場各面的人數。比賽時每隊出場12名隊員,分居於內、外場,其中外場人數至少一人以上。
閱讀更多 »
輕鬆一下
有天 小明去看四部電影
第一部是[北極] 第二部是[殺人]
閱讀更多 »
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
躲避球由來
躲避球的由來
躲避球運動起源於英國,隨著歐洲移民新大陸並在l900年左右盛行於美國。
l902年,日本留美歸國學人將躲避球運動引進日本,由於運動價值深受肯定,遂於
1913年起被列為日本學校體育教材
。臺灣因為早年受到日本統治之故,在日據時代已有躲避球運動。
臺灣光復之初民生淍敝、國家社會經濟困難,學校體育活動之推展自然難掩經費短缺之苦。 有鑑於此,當時省立臺北師範學校溫兆宗老師,在民國四十年,以臺灣北部,小學校園為主,極力倡導此項深具經濟實惠、簡單易學之躲避球運動;同時,為了推展及比賽的需要,乃將原本較具遊戲性質的躲避運動予以競技規則化。
民國四十一年,臺灣省第一屆國民小學躲避球錦標賽假新竹市舉行。
民國四十六年,溫兆宗教授所研訂的「躲避球手冊」
閱讀更多 »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